据统计,目前该项目年发电量产生电量超过12万千瓦时,而热力分公司办公楼每年可消耗电能仅为8万千瓦时,是中原油田首个实现碳中和的试点项目,而剩余的4万千瓦时电能则通过国家电网进行调配,输送到了千家万户。
该公司声称,其InRoof系统是业界首个集成任何形状和尺寸组件以取代传统金属屋顶的通用结构解决方案。阿特斯此次供货1175块高效单晶PERC组件。
阳极氧化铝型材提供两层防水保护,并将光伏板的静荷载分布在建筑檩条上。该系统建在Pangaea天然石工厂新建厂房总面积为35000平方英尺的主要屋顶,所节约的屋顶结构用钢,相当于减少124968千克的碳排放量。这些组件作为一个集成屋顶元件,取代梯形板。InRoof光伏可取代传统上用作工业工厂屋顶的金属板,也可充当光伏一体化屋顶。由于现有停车位和顶棚与InRoof构件兼容大部分预制钢结构设计,可以很容易进行改造。
Goel说:相比传统屋顶安装系统,我们独特构造的屋顶集成太阳能系统可多容纳26%的光伏板,并且自由循环空气可将组件背板温度降低15摄氏度,可产生至少4%到8%的电能。InRoof系统也可用于太阳能停车场、顶棚和外立面。在县城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建设一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考虑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找准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各自发展定位,实施有针对性的任务举措,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拓展公路客运站综合服务功能。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设生态缓冲带,保留生态安全距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地级市至少建成1个生物安全二级水平实验室,县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健全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各类组织积极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四十六)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促进学校、医院、养老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提供全方位即时性的线上公共服务。发展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配送投递、电商平台和农贸市场网络。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中非户籍常住人口因素权重。
编制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及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同城化推进机制。鼓励各级财政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根据人口流动实际调整人口流入流出地区教师编制定额,加大人口集中流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提高都市圈交通运输连通性便利性,统筹利用既有线与新线因地制宜发展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打通各类未贯通公路和瓶颈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有序推进城际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
强化劳务派遣用工监管,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各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落户办法,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统筹布局新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四十七)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显著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实行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五、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全面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结合实际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和功能,支持三级医院和高等学校在大中城市布局,增加文化体育资源供给,积极拓展绿化空间,营造现代时尚的消费场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方面,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户籍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尚未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部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面临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少,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治理能力亟待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任重道远。
通知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发展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因地制宜推广热电联产、余热供暖、热泵等多种清洁供暖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十七)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水电路气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促进公共设施和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打通消防通道,统筹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系统布局和优化完善枢纽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实现市地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运输机场覆盖率达到80%。
单列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主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实施长江中游、北部湾等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四十四)引导城市人才入乡发展。鼓励机场港口等运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采取共同出资、互相持股等市场化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7月12日,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稳妥有序、守住底线。积极探索、重点突破。
发展县域经济,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补充的多元化乡村经济。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合理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健全智能标准厂房和仓储保鲜等设施,完善检验检测、商贸流通、农村产权交易等平台。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出台配套政策举措、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布局安排重大项目,加大财政、土地、金融、编制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保障力度。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流入地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
发挥发展规划引领作用,全面完成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推行城市数据一网通用,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因地制宜部署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促进行业部门间数据共享、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增强城市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排涝通道,整治河道、湖塘、排洪沟和道路边沟,确保与管网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
另一方面,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城市群和都市圈持续发展壮大;城市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强化,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等需求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更为坚实。(十八)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